新 闻 搜 索




 
有缘中国海盗
双击自动滚屏 作者:葛其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5

 有缘中国海盗
                         

 葛其荣
    

    我与中国海盗的缘分,始于2004年的蛇蟠岛,至今已有13年。当年,为了浙江台州的蛇蟠岛风景区开发,寻找文化主题,我涉及了当地的海盗历史。借助郑广南教授的专著《中国海盗史》,建成了第一个系统介绍中国海盗历史的风景区--台州蛇蟠岛海盗村。同年,有幸为郑教授的《中国海盗史》撰写“再版序言”。2006年,开发安徽绩溪的鄣山大峡谷,所涉绩溪人七省总督胡宗宪,是明代海盗史官方最重要的人物。2008年,开发安徽歙县的雄村风景区,正是明嘉靖年大海盗、江浙海商武装走私集团首领王直的家乡。2017年11月,在帮助蛇蟠岛申报国家矿山公园后,重游阔别10年的蛇蟠岛海盗村;再谈在蛇蟠岛推进中国海盗史研究和国内外交流。
    中国的二十四史,是一部陆地的历史。中国的海盗史,几乎就是中国的海洋史。中国历朝历代,重农轻商、轻视海洋;海盗成为了中国海洋的二政府。他们经略海洋,在造船技术、海上交通、港口建设、海洋贸易、海外殖民和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上的中国海盗,曾经留下了太多的惊天动地的故事,丝毫不逊色于欧州的海盗。与西方历史“以当海盗为光荣”相比,中国人对待陆地的强盗比较宽容:过去是强盗,后来当了皇帝、将军,当然是好人了;就连梁山草寇,水浒传也写得有情有义。中国的海盗却受到了历朝统治阶级和平民社会一致的不公平对待和蔑视,实在是中国人的历史悲哀。

  一、蛇蟠岛海盗村巡礼
   

    蛇蟠岛海盗村入口广场上,有清华大学美院潘毅群教授师生用蛇蟠石雕凿的四米高的“东海枭雄”群雕;我在背面题词“亦商亦盗,海洋纵横八百年;可褒可贬,舰船浮沉三千里”。在景区的岩壁上镌刻:“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这是清代中国海盗的政治宣言。在东海枭雄文化廊介绍有:

                              

“海盗祖师”孙恩 
   

    孙恩,字灵秀,东晋人。其叔父孙泰是江南各地五斗米道教主,为官府所害。公元 398年,孙恩逃海起义,转战吴越,兵临建康,部众达数十万人。公元 402 年兵败台州,赴海自沉。孙恩、卢循领导的海上大起义,历时十三年,拥众百万,转战长江以南,纵横东海南海,为中国道教史和海盗史上仅有,史称中原海寇之始。后世多喻海盗为孙恩,孙恩是中国海盗的祖师。

“蜑民先祖”卢循

    卢循,字于先,范阳世族,神采清秀,雅有才艺,善草隶奕棋。他是孙恩妹夫和义军别帅。孙恩死后统率余部破东阳永嘉,由海道取福州,后攻占广州。公元 409 年,卢循分兵两路克长沙、南昌,会师巴陵,攻占武昌、九江,直捣建康,为刘裕所败。回师广州后,兵败交州,投水而终。卢循败亡,部众散居闽粤江海,繁衍子孙,被蜑民奉为先祖。
                               

“浙东海精” 方国珍 
    

    方国珍,元末台州黄岩人,身长七尺,面黑体白,坚毅沉勇,力逐奔马,浙东民谣称其海精。公元 1348 年,方国珍兄弟被官府逼迫逃亡出海举兵,为元末农民起义之始。国珍拥巨舰千余,据海道、阻绝粮运,元人由困至亡。 二十年间与其兄弟子侄分守台州、温州、明州三郡,保境安民。后降明,被朱元璋称为威行海上的英雄豪杰。
                                  

  “徽王”王直
   

    王直,号五峰,明徽州歙人,少任侠,及壮多智略,乐善好施。早年赴海经商,以信义获利,于官府攻剿中被推为江浙海商武装集团首领。公元 1550 年,王直以剿匪靖海之功反遭朝廷围剿,遂亡命日本,两年后重整旗鼓,威震江浙,至定海先称“净海王”,后称“徽王”,官军莫敢撄其锋,浙直闽广几不可支。后遭朝廷诱骗杀害。王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明嘉靖年间徽商和东南海商的杰出代表,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被史学界肯定。


“万船之王”郑芝龙
   

    郑芝龙,明福建南安人,郑成功父,号飞虹。俊秀奇伟,智勇双全,音律歌舞,雅有文才。郑芝龙从事海商,拥舰千艘,部众十万,劫富济贫,经略台湾,屡败官兵和荷兰人,威震南海。后入仕海疆将官,坐论海王,奄有数郡。顺治三年降清,十八年被害。芝龙通晓葡萄牙、荷兰等五国语言,经商海陆中外,垄断浙闽粤海洋贸易,商行遍布日本及南洋,富可敌国,其拥海船万艘,巨舰三千,堪称世界史上第一船王。
            

林道乾兄妹在泰国—中国海盗开发南洋和海外移民的史实
    

    林道乾,广东潮州人,明嘉靖年横行闽粤的著名海盗与海商首领,曾遍历日本和菲律宾、印尼等南洋诸国。林道乾组织开发印尼大昆仑岛,因飓风袭击失败弃岛。后居泰国,与国王歃血为盟,建设海港,从事贸易,其率部众开发建设的泰国大年港,曾被命名为道乾港。他为泰国女王铸造的神炮,至今存放在曼谷王宫。国内旧部闻信航海投奔者数千人,逐开潮人大规模海外殖民之先河。台湾埋金山因其妹林姑娘埋金 18 箱而得名。林姑娘思念家园自缢,麾下五将自殉,墓葬大年市东郊。当地建有灵慈宫,林姑娘已成为们崇拜的女神。林道乾兄妹的事迹在泰国多部史中记载。


二、中国海盗创建的城市

    江苏太仓,是宋元时期海盗朱清和张瑄创建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城市,被史学界称为“十五世纪的上海”。如果我是太仓市长,我会在城市的中心广场,为朱清和张瑄塑造纪念铜像,以提升太仓市的国际形象和历史品味。
    南宋末年,活跃于东海、黄海和渤海的著名海盗和海商领袖朱清和张瑄,帮助元朝灭了南宋。他们向元朝建议由海道运输江南的漕粮,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朱清和张瑄奉命兴办海上漕运和营造太仓港市。到元朝后期,南粮北运的河漕运输,基本已被海上漕运取代,大运河从此逐渐没落。朱清、张瑄创行的海上漕运,推动了造船工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江浙闽粤等东南行省所产的农工货物及海外“番货”,汇集朱清、张瑄开府的太仓,用船载运航海北上直沽。进而形成了一条从南海,经东海,北上黄海与渤海的海上交通线和向境外延伸的国际航线。太仓由一个不满百户的海角僻壤村落,一跃而成为“万户之邑”,“穷乡顿成巨市”,号称“天下第一都会”。太仓的刘家港被称为“六国码头”,因此,明代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从太仓刘家港启锚出发,驶向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42条海上航线。

三、《中国海盗史》修订版序言

   

   《中国海盗史》这部专著,上世纪末一经问世就得到了社会上有识之士的赏识。而今看来,该书的研究成果虽概之替“著名海盗首领翻案”,但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层次的思考,是远非“还其海上英雄本色”所能涵盖的。在漫长的古代至近代的社会中国,强固的封建纲常伦理给各种事物都烙上了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这也导致中国人较之西方人对海盗这一特别群体的看法截然相反。在中国历史上,海盗更多的被称作“海贼”、“海寇”,而彻底归化到文明秩序的对立面。而在宏大厚重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带有统治者“钦定”色彩的称谓,却神奇地得到了被统治阶级亦即平民社会的一致认同。它最终转化为一种恒久不衰的大众意识,同时成为国家政治理念和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之深远,以致在许多社科研究课题都得到正本清源的新时期,在理应作为思想园地的史学领域,对中国海盗史的研究依然被视为“禁区”。诚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海盗这一特定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中国海盗史》的著者郑广南先生,以求实求真的勇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填补了这项史学研究的空白。书中展开的中国海盗活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足可与世界范围内影响久远的北欧海盗传奇相媲美。其评说中国海盗的功过是非,客观、科学而公允,行文流畅,视野开阔,摒除了某些历史读物中常能见到的带有陈腐气味的套话、空话甚至假话,令人耳目一新又留有思考。它对于史学研究领域,当会引发不止是学术意义的探讨,我认为这也是这部著作的最可贵之处。历史上,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战争的诸多诸多演绎,最终都会经历时光的洗礼,归结到文化层面上来。对中国海洋历史中海盗史的关注和研究,同样会引发系列文化活动的酝酿和策划。新近蛇蟠岛向游人开放的海盗村景区,就是充分展示中国海盗文化的一次实践。蛇蟠岛曾为浙东海盗的重要巢穴,它以洞窟景观为载体,简明有序地介绍了《中国海盗史》中涉及的海盗首领们的生平事例,再现了海盗鲜为人知的生活场景,游人既可饱览海天和洞窟的风光,亦可看作特色文化之旅。海盗村之于《中国海盗史》,是互为关照,互为补充,互为增色添彩。对于梦幻海盗生涯的好奇者,携《中国海盗史》而畅游蛇蟠旅游区,会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我想,从文化意义上讲,“海盗”是力量和勇气的结果,是果决,是无畏,是直面人生命运的挑战。而“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既是中国海盗独有的政治信仰,也是他们的人生宣言。等到国人真对“海盗文化”有了切实的理解和认同,那么始作“勇”者的《中国海盗史》则功不可没。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公司邮箱:greenguest@126.com 联系电话:18858023346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浙ICP备11004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