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雄村特有的灵气,使国民党和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人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1943 年 3 月至 1945 年 8 月,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派来人员和美国教官,在雄村开设了中美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第一班,先后办了 8 期,送来受训的学员达 6000 余人。当时,新安江的沙滩和桃花坝都成了他们的操练场,竹山书院也是教务活动的地方。戴笠和美国教官梅乐斯到雄村考察,据说乘坐的小型飞机就停在开阔的河滩上。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当年雄村有多人建国前去了香港、台湾。 50 年的悠悠岁月,民族的一脉相承血肉之情,隔不断两岸乡亲的思愁,多次有祖籍雄村的港台同胞回雄村探亲,出资支援家乡建设。
与书院隔江相对的半山腰中,掩映着一座叫“慈光庵”的古刹,她诉说着一个姐弟劝学的感人故事。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幼时顽劣异常,无心读书,其姐苦心规劝

他说:“你不用心读书,将来如何登堂入仕,承继父业?”曹振镛夸下海口:“他日我定为官,且胜吾父。”姐姐有意激他:“你若为官,我当出家为尼。”曹振镛从此刻苦攻读,果然不负姐姐所望,考取了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权倾朝野,留下“宰相朝朝有,代君世间无”的佳话。于是姐姐不食其言,坚持要出家,曹振镛苦劝无效,又怕姐姐在千里之外孤苦伶仃,只得借当地俚语“隔河千里远”之意,在新安江对岸建了一座尼庵供其姐修行。
小南海 “小南海”是雄村新安江上一处不可多得一胜景。它是新安江中的一个岛屿,又称岑山。岛上怪石峥嵘,周围四面环水。岛上有唐末天佑( 911 年)建的“周流寺”,取四周皆流水之意;清康熙年间,雄村程族求得皇帝“星岩寺”的御书,重建“星岩寺”。当年这里香火缭绕,木鱼声声,据说殿里还有一尊稀世珍宝 —— 粉金的肉身菩萨,各地信男善女接踵而至,海天佛国,蔚为壮观。取名小南海,是因为它与钱塘江湾的 “大南海”普陀遥相呼应的缘故。寺前青石板砌成平台,寺周麻石条筑成护栏。凭栏远眺,绿树、修竹掩映,村庄、屋舍错落。更见环流荡波,远山如屏,秀丽景色,尽收眼底。寺内有一客厅,大半悬空而筑在峭壁上,下面岩石嶙峋,江流滚滚,十分奇险。只可惜,岛上风光依旧,寺庙荡然无存,残留的遗迹述说着昨日的辉煌。